(美丽中国行网河南讯 文/乔小乔 图/沧海一笑 赵树岭 秋水)十月的赵沟,迎来了四季中最富诗意的时节。漫山遍野的柿子挂满枝头,与渐次染红的枫叶交织出一幅浓墨重彩的秋日画卷。

《秋色正浓》摄影/赵树岭
在这片醉人的秋色中,河南人像摄影大师沧海一笑悄然现身,他的镜头不仅要捕捉古村最美的季节,更要将这片土地沉淀千年的韵味定格。
【古村秋韵】
赵沟古村的秋色,有着与众不同的韵味。
这里的柿子树大多已有上百年树龄,虬曲的枝干伸展在青瓦石墙间,红艳艳的柿子如同无数盏小灯笼,照亮了深秋的天空。
赵沟的柿子不仅是果实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。
枫叶的红与柿子的红,形成层次丰富的红色交响曲。
刚被一场秋雨洗礼的明清建筑群更显古朴沧桑,青石板路被雨水浸润得发亮,仿佛能照见往昔岁月里往来其间的身影。
《古村一角》摄影/沧海一笑

《村口榆树下》摄影/沧海一笑
【大师视角】
沧海一笑老师此次选择赵沟古村作为创作地点,看中的正是这里未经雕琢的古朴气息。
“在现代社会,像赵沟这样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已经不多见了。”沧海一笑表示,“这里的每一块青石、每一片黛瓦,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”

他的摄影团队在古村的各个角落取景:千年古槐树下,身着传统服饰的女子仿佛从历史中走来;石墙石碾旁,俊俏的村姑端着刚采摘的山楂,脸上洋溢着自然而生动的喜悦;古道小巷里,旗袍的演绎为古村注入了生机。
当光线穿过柿子树的枝叶,在他镜头下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效果,让作品既保留了古村的原始风貌,又赋予了艺术的美感。

【游客体验】
尽管秋意渐凉,赵沟古村依然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。
来自三门峡的王女士带着家人专程前来观赏秋色:“我们不仅来看柿子红、枫叶红,更是来体验这里的古朴民风。”
村民们淳朴好客的特质给游客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几个村民正在大槐树下切山楂,他们介绍,这是一种野生山楂,是紧俏的中药材,也是受许多游客欢迎的伴手礼。
古村中,明清时期留下的建筑群保存完好,石雕、木雕、砖雕精美绝伦,让人不禁感叹古人营造技艺之精湛。

【时光印记】
赵沟古村的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年前,村中现存的从宋代到明清的古建筑达百余处。
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,更是活着的文化载体。村中的关帝庙、古戏台等公共建筑,至今仍是村民活动的场所。

“赵沟最大的特点就是‘活态传承’。”美丽中国行网总编赵树岭说,“古老的建筑里,依然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。”秋收时节,家家户户院落里堆满金黄的玉米棒子,与墙头火红的辣椒串相映成趣,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农家丰收图。


而村外一片片柿子林,挂满了红透的柿子,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千年来发生的故事。“到月底,晒柿饼将成为这个小村最惊艳的一道风景。”老支书赵明福介绍道,“村里的牛心柿曾荣获世界农产品博览会金奖。”
【永恒瞬间】
沧海一笑的摄影创作,不仅是对古村秋色的记录,更是对这些传统民居的定格。
在他的镜头下,每一道石头墙,每一棵老树,都成为了永恒的艺术瞬间。
“摄影的意义不在于技巧,而在于情感的表达。”沧海一笑说,“我希望通过这些作品,让更多人了解赵沟古村的魅力,关注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。”
他希望通过这些摄影作品,把赵沟的古韵展现出来,让无法亲临古村的都市人,能通过影像感受赵沟古村的美。

赵沟古村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、辅佐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大宋宰相赵普的故里,已有两千多年历史。村里耕读传家,曾走出过北大清华学子数十名,村落风貌原始,民俗风情淳朴,自然风光旖旎,是一处岁月深处的桃花源,被誉为“中原石头城,深山小迷宫”。电影《玫瑰谷》《留驻桃花源》《大山的儿子》等先后把这里作为拍摄外景地。
这次摄影采风活动由赵沟村文曲山庄协助、支持。

